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禹貢錐指 > 卷十九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九
              徳清胡渭撰
錫土姓
 傳曰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謂有徳之人生此地以
 此地名賜之姓以顯之正義曰周語稱帝嘉禹徳賜
 姓曰姒祚四岳賜姓曰姜左傳稱周賜陳胡公之姓
 為媯皆是因生賜姓之事臣蒙賜姓其人少矣此事
 是用賢大者故舉以為言林氏曰錫土姓者於是始
[019-1b]
 可以疆天下而成五服也如契封于商錫姓子氏稷
 封于邰錫姓姬氏亦必在此時黄氏曰舊有土者功
 髙則加錫已有姓非大功大徳不别賜金氏曰水土
 既平田制既定於是修封建之法各使守之錫土者
 賞其功勞定其限制也錫姓者表其勲徳輯其分族
 也封建之來固久經洪水之患則限制多不明有水
 土之功則庸勞所宜賞此所以修封建之制也當時
[019-2a]
 堯舜在上封建雖非禹所專而實出禹所畫所謂弼
 成五服者此章以下是也按有土則必有氏而賜
 姓為難錫土姓謂始封之君有徳者也
錫土姓是一事或云舊有土而今始錫姓者盖亦


有之愚謂衆仲云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此必是


始封之君即使舊有土者時亦必改封大國王制


云有功徳於民者加地進律即其事也


堯時錫土姓之事禹賜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岳姓

[019-2b]
曰姜氏曰有呂見周語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


姬氏見史記五帝本紀其他則無明文秦本紀云


秦之先大費佐舜調馴鳥獸是為柏翳即伯益金氏通鑑前


編云秦聲以入為去故謂益為翳也舜賜姓嬴氏而不言其所封夏


本紀云禹立而臯陶卒封其後於英六英左傳作蓼


不言賜姓帝王世紀云臯陶生於曲阜曲阜偃地


故帝賜姓曰偃是伯益臯陶至舜禹即位而後錫


土姓也然詩商頌正義引中候握河紀云堯曰賜

[019-3a]

爾二三子斯封稷契臯陶禮記正義引鄭駮異義


云堯錫伯夷姓曰姜禹姓曰姒契姓曰子稷姓曰


姬由是言之則舜賜益姓當在攝位時而英六之


封在臯陶卒後其身豈獨不得封意堯時亦必有


以錫臯陶也或曰禹言十二師五長各迪有功當


徧錫之余曰八愷八元九官十二牧及諸侯之賢


能者固宜並受其錫不盡於前所云云然太上立


徳其次立功功不如徳徳為世之所難堪此錫者

[019-3b]
恐亦不多諸論功行賞事所恒有唯錫土姓為非


常之典故禹特紀之


左傳隠八年衆仲曰天子建徳因生以賜姓胙之


土而命之氏注云立有徳以為諸侯因其所由生


以賜姓謂若舜由媯汭故陳為媯姓報之以土而


命氏曰陳正義云諸侯之氏則國名是也周語曰


帝嘉禹徳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國賜姓曰


姜氏曰有吕亦與賜姓曰媯命氏曰陳其事同也

[019-4a]

天下之廣兆民之衆非君所賜皆有族者人君之


賜姓賜族為此姓此族之始祖耳其不賜者各從


父之姓族非復人人賜也晉語稱黃帝之子二十


五人其得姓者十二人當作十四人天子之子尚不得


姓況餘人哉固當從其父耳黄帝之子兄弟異姓


周之子孫皆姓姬者古今不同質文代革周尚文


欲令子孫相親故不使别姓其賜姓者唯外姓媯


滿之徒耳按此疏最為詳晰諸侯之氏即其國

[019-4b]
名有土則有氏故經不言氏其所重在賜姓姓非


有徳者不得賜天下有有土而不錫姓者矣未有


錫姓而無土者也


左傳正義又云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


下及百世而所姓不改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


連屬則各自立氏禮記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别


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是言子孫當共姓


也其上文云庶姓别於上而戚單於下戚親也單盡也

[019-5a]

言子孫當别氏也謂之庶姓者以始祖為正姓髙


祖為庶姓亦氏族之别名耳渭按此與賜姓命氏


全無交涉大傳曰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


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其庶姓别於上而戚單


於下昏姻可以通乎殷人五世以後可以通婚故記者設問六世親盡别自為


宗周道亦可以通婚乎繫之以姓而弗别綴之以食而弗殊


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此答問之辭周道然者言異於


殷也鄭注云世所由生周之所建者長也姓正姓也

[019-5b]
始祖為正姓髙祖為庶姓繫之弗别謂若今宗室


屬籍也正義云正姓若周姓姬本於黄帝齊姓姜


本於炎帝是也庶姓若魯之三桓鄭之七穆是也


竊推鄭意正姓即大宗下文所謂别子之後百世


不遷者也庶姓即小宗下文所謂宗其繼髙祖者


五世則遷者也五世則遷即所云戚單於下凡為諸侯大夫者


皆然其天子賜姓諸侯賜族皆非常之典惟其功


徳初不論世數與大傳義不同孔氏既以此釋大

[019-6a]

傳復移以證衆仲之言而張子韶遂據之以釋禹


貢曰錫土者命之氏而逺及支庶錫姓者因其所


生而以傳正適不容有兩人愚竊以為不然諸侯


之氏即其國名管蔡郕霍邘晉應韓之屬是也公


子之後以王父字為氏魯三桓鄭七穆之屬是也


古者男子稱氏婦人稱姓生則以姓配氏如子氏姜氏


死則以諡配姓如成風敬嬴男子但不稱姓耳身即為


支庶豈不得姓其先人之姓諸姬之於王室三桓

[019-6b]
七穆之於公室雖别氏而其姓則同正所謂繫之


以姓而弗别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者何言姓獨傳


正適而不及支庶也哉


經傳言庶姓者三大傳其一也周禮司儀詔王儀


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鄭注


云庶姓無親者也異姓昏姻也左傳隠十一年滕


侯曰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杜注云庶姓非周


之同姓此三者皆與錫土姓之義無涉庶姓别於

[019-7a]

上上謂髙祖故鄭云髙祖為庶姓戚單於下下謂


六世孫也孔以庶姓為氏族之别名然則公之子


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分孫公孫之子賜族者以王


父氏為字并其先君數之亦止四世親屬未竭何


以遽别氏乎可見别氏者皆由時君賜之以顯其


先人之功徳或賜或不賜非世數所得而限也公子


之後有竟不得賜者仍以國氏春秋所書内有無駭挟柔溺外則鄭詹莒拏邾庶其畀我之類是也


晉語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謂所生長以成功也

[019-7b]
成而異徳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同徳者同姓異徳者異姓


因生賜姓之始也鄭駮異義云炎帝姓姜太皥所賜黄帝姓姬炎帝所賜


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


酉祁己滕葴任荀僖佶儇依是也韋昭曰得姓以


徳居官而賜之姓也謂十四人而二人為姬二人


為己故十二姓也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玄囂與倉林皆為姬姓蔡墨言


五行之官皆列受氏姓封為上公實少皥顓頊之


後史伯言黎爲髙辛氏火正其後八姓歴事夏商

[019-8a]

曰己董彭秃妘曹斟芊黎即祝融五官之一也然


則髙辛之世賜姓命氏之事槩可知己堯時洪水


初平大封以褒明徳故禹貢特書自是之後唯舜


賜飂叔安裔子之姓曰董氏曰豢龍著在左傳丹


朱之後為貍姓見於周語盖亦舜賜之夏商之事


無聞焉周之賜姓獨一媯滿餘無可考而諸姬無


一賜姓者盖周道同姓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苟賜


之姓則不能禁其通昏矣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

[019-8b]
不蕃子産曰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先王敬宗


收族既欲防嫌亦期廣嗣故不復賜也


三代以上姓氏判而為二三代以下姓氏混而為


一凡公族不得氏者異邦人稱之則以其國為氏


亡國之餘亦然春秋時若鄭詹莒拏邾庶其鄭丹


宋朝陳恒蔡墨郳甲之類戰國時若宋牼宋句踐


曹交衛鞅蔡澤陳軫毛遂茅焦之類皆以國氏然


未嘗以氏為姓其混而為一自司馬遷始也遷采

[019-9a]

世本以為史記漢藝文志春秋家有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黄帝以来訖春秋時諸


侯大夫鄭駮異義云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相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孫之所出故世本之篇言姓


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於五帝本紀則曰禹姓姒氏契姓子


氏棄姓姬氏於秦本紀則曰柏翳姓嬴氏於始皇


本紀則曰姓趙氏於髙祖本紀則曰姓劉氏而姓


氏之别紊矣其於夏本紀又曰禹為姒姓其後分


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


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㝠氏斟氏戈氏

[019-9b]
於殷本紀則曰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


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凡此


類皆夏殷子孫分封之國名猶富辰所舉文昭武


穆周公之胤二十六國也用國為姓昉於秦漢古


時但謂之氏豈姓也哉至若成王分唐叔以懐姓


九宗懐姓唐之餘民九宗一姓為九族分魯公以殷民六族條氏徐氏


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分康叔以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


終葵氏是皆夏殷列國之公姓受氏以守宗祊者猶

[019-10a]

魯之三桓鄭之七穆與有扈斟尋空桐目夷等又


不可同類而語矣

祇台徳先不距朕行
 傳曰台我也常自以敬我徳為先則天下無距違我
 行者王氏曰曰台曰朕皆禹自言指台朕為堯舜
 非經意也金氏曰禹既任天下之事則率屬倡牧儀
 刑百辟者固其職此所以祇敬我徳以為率先而其
 所行諸侯自無所違距也周公謂作周孚先是也
 按自冀州以下皆善政養民之事自錫土姓以下皆
[019-10b]
 善教化民之事成賦中邦所謂善政得民財也聲教
 訖于四海所謂善教得民心也

金吉甫云台朕指禹也如春秋我魯也此義亦通


然以為史辭終不若作禹自言為妙古者上下得


通稱朕臯陶曰朕言惠可厎行伊尹曰朕哉自亳


周公曰朕復子明辟屈原曰朕皇考曰伯庸是也


至秦始以為天子自稱之辭

[019-11a]

此二句氣脈聨貫直至聲教訖于四海而止皆禹


弼成五服外薄四海之事吕伯恭云史官恐後世


見禹之胼胝遂以為禹惟有力故以徳表之此作


書之要陳夀翁云禹貢一書雖紀平水土制貢賦


之事而有躬行教化之精微寓焉曰祇台徳先不


距朕行躬行心得以為教化之本者也後之山經


地志與夫財用之書有是哉按此等議論自是


洛閩家法愚竊以為不然展禽曰禹能以徳修鯀

[019-11b]
之功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徳逺矣當平水土時非


徳何以致功然經意自有所主禹之不距朕行猶


舜之無為而治也恭己在紹堯得人之後祇徳在


任土作貢之後非謂前此不用祇徳也但至此地


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更無所為惟有祇徳之可


言耳謂禹貢之妙異於山經地志財用之書者全


在此處予未敢信

五百里甸服釋文甸田徧反
[019-12a]
 傳曰規方千里之内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
 城四面五百里正義曰既言九州同風法壤成賦而
 四海之内路有逺近更敘弼成五服之事甸侯綏要
 荒五服之名堯之舊制洪水既平之後禹乃為之節
 文使賦役有恒職掌分定先王規方千里以為甸服
 周語文王制亦云千里之内曰甸鄭玄云服治田出
 穀稅也言甸者主治田故服名甸也林氏曰王制天
 子之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此服之内主為天子治田而輸之於上故以甸服為
[019-12b]
 名蔡氏曰甸田服事也以皆田賦之事故謂之甸服
 按五千里之内皆供王事故通謂之服而甸服則
 主為天子治田出穀者也

王氏云甸者井牧其地之謂王所自治也吕氏云


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爲甸甸之一字見得井


牧之法至此已成渭按詩小雅信彼南山維禹甸


之大雅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毛傳云甸治也鄭箋

[019-13a]

云禹治而丘甸之王吕之說本此然井牧徧于中


邦而甸服則惟千里當以安國解為正陳氏云禹


之甸法達於天下而王畿獨以甸名盖農事國之


本也京師聲明文物之所萃四方百貨之所聚其


民易以棄本逐末制名必曰甸服所以示務本之


義制賦必以稼穡所以責務本之實此亦是推說


却無礙

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釋文納如字本又作内音同總音摠銍珍栗反
 傳曰甸服内之百里近王城者禾稾曰總入之以飼
[019-13b]
 國馬銍刈謂禾穗正義曰周禮掌客待諸侯之禮有
 芻有禾此總是也劉熙釋名銍穫禾鐵説文銍穫禾
 短鎌詩云奄觀銍刈謂禾穗也禾穗用銍以刈故以
 銍表之蘇氏曰獨言甸服之賦者内詳王畿之法而
 諸侯可推薛氏曰畿内天子之居其所賴以養者在
 此千里之民而已故所賦所納備言於此餘則賦各
 歸其國故略之林氏曰九州皆言田賦此但及夫甸
[019-14a]
 服者鄭氏云侯綏等所出賦稅各入本國則亦必有
 納總銍之差此但據天子立文耳義或然也觀經文
 於納銍之上特加一賦字則凡賦之出於田者皆可
 以觸類而通之矣故自侯服以下但言建國逺近之
 制而不及所輸之物其辭不費使讀之自以意曉又
 述作之體也蔡氏曰禾本全曰總刈禾曰銍半稾也
 金氏曰賦納總者其賦則禾連稾束之以納也禾以
 為糧稾以茨屋以飼國馬以為薪芻凡雜用也
 諸侯以什一之法取民謂之賦出其所賦什之一市
[019-14b]
 土物以上供天子則謂之貢天子所賦惟畿内故賦
 法獨於甸服言之而其餘亦可以類推也

禾稾曰總對禾穗而言本自明白正義申之曰總


者總下銍秸禾穗與稾總皆送之反覺支離蔡氏


云禾本全曰總視孔傳更優

三百里納秸服釋文秸本或作稭工入反
 傳曰秸稾也正義曰郊特牲云莞簟之安而稾秸之
[019-15a]
 設秸亦稾也雙言之耳去穗送稾易於送穗故為逺
 者輕也顔氏曰言服者謂有役則服之耳王氏曰納
 秸而服輸將之事也以正在五百里之中便於畿内
 移用故其税薄於粟米而又使之服輸將之事則其
 力之所出足以補其財之所入財之所入足以優其
 力之所出矣金氏曰服役獨在三百里者盖酌五百
 里之中為轉輸粟米之賦也史記謂古之善賈者百
 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糶以其逺而重也然則聖人賦
 民必不使之四百里而負粟五百里而負米矣故制
[019-15b]
 為田賦自百里而止于二百里焉乃若四百里粟五
 百里米不復言納盖不逺納於帝都亦行百里或二
 百里而使三百里之民轉而輸之於都耳夫三百里
 之民受逺郊之米粟而為之轉輸力若勞而賦則省
 又以見古者賦役不兩重此帝王之良法而後世之
 所可行者也按總者禾之全體銍去其本秸又去
 其穗此三者之别
[019-16a]

傳以稾訓秸馬融亦云去其穎為秸則納秸之不


兼粟也明矣孔疏以為納粟之外斟酌納稾非也


服者傳云服稾役疏云於三百里言服舉中以明


上下皆是服王事也以服字通綰上下於文義不


協王氏財力補除之說甚善然又似兼服内外四


百里之稾役則財雖省而力太勞恐亦無是理至


金氏以為代外二百里轉輸粟米於都而其義始


盡粟米不言納舊說皆云從上省文金氏以為不

[019-16b]
自納於都三百里之民代為之轉輸故不言納證


據尤確真可謂毫髮無餘恨事固有漸推而愈明


者此類是也


蔡傳云半稾去皮曰秸古無此訓盖其説亦以秸


并穗納之當少輕于銍故云然今既從孔氏即可


不用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傳曰所納精者少麤者多正義曰直納粟米為少禾
[019-17a]
 稾俱送為多其於稅也皆當什一但所納有精麤逺
 輕而近重耳曽氏曰春秋傳云甸粟而納之王宫米
 而藏之御廩而九數有粟米之法為粟二十㪷為米
 十㪷粟米之辨也周官倉人掌粟入之藏舂人掌供
 米物於此可見吕氏曰粟穀也有殻曰粟無曰米渭
 按總銍之實亦粟也賦粟多而米少盖古者國有九
 年之蓄粟宜於藏米不可久也

詩小雅曰曽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

[019-17b]
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箋云稼禾也謂有稾


者也上古之稅近者納總逺者納粟米庾露積穀


也正義云庾是平地委粟箱以載稼倉以納庾周


頌曰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髙廩萬億及秭傳云廩


所以藏齍盛之穗正義云禹貢百里賦納總即禾


稼也二百里銍即穗禾稼當積而貯之不在倉廩


其穗當在廩藏之故言藏齍盛之穗則自穗以往


粟米皆在倉廩矣渭按雅頌為天子之詩其所收

[019-18a]

者皆畿内之税故注疏並引禹貢以為證可見甸


服之賦法四代共之也


穀者粟米之通稱粟米對舉則有殻曰粟無殻曰


米單言粟則粟亦是米春秋定公五年歸粟于蔡


左傳僖公十三年秦輸粟于晉自雍及絳昭公二


十五年晉令諸侯輸王粟于成周戰國䇿張儀言


舫船載粟自汶山浮江以至郢史記主父偃言秦


輓粟起負海之郡以輸北河計其道里並阻且長

[019-18b]
有殻者難於轉漕其所謂粟當即是米也


漕運之法自古有之或以餽軍或以恤鄰要未有


千里之内不足以供天子而仰給於逺方之粟者


左傳昭二十五年㑹于黃父趙簡子令諸侯之大夫輸王粟以子朝亂故非恒制也自漢都


長安始漕轉關東粟以給中都官而勞費由兹起


矣然其初嵗不過數十萬石而孝武乃増至六百


萬石唐髙祖太宗時漕運歲不過二十萬石髙宗


後稍多開元初滿二百五十萬石視漢則為少矣

[019-19a]

宋都汴梁天聖中嵗漕江淮之米六百萬石用船


六千隻其數與漢相符東漢魏晉相繼都洛陽亦


資江淮之漕而史文甚略嵗漕之數不可得聞大


抵開國之時農政肇修而用物有節故漕事簡後


乃陵夷而勞費滋甚也説者謂關中沃野千里鄭


白之渠密邇都邑南陽汝南有鉗盧玉池赭陽鴻


隙諸陂水田灌溉之利去汴洛裁五百餘里足以


給京師之食唯燕薊水田絶少勢不得不取給於

[019-19b]
江淮似也然畿内方千里之地豈無可興之水由


即如豐潤玉田等縣所出秔米可供玉食而天津


濱海數百里元虞集謂可用兩浙之法築隄捍水


以為田明人試之而輒效惜未竟其業今倣而行


之則斥鹵胥化為稻田漕運可減東南之民力可


蘇也禹貢長箋云宋時自雄州東際海多積水遼人不敢由此入寇盖宋失燕薊以内地為邊


故恃塘濼以限戎馬亦因以溉田而積穀元泰定中虞集言京東瀕河數千里北極遼海南濱青齊


萑葦之場也海潮日至淤為沃壤請用浙人法築塘捍水為田聴富民欲得官者合其衆分授以地

[019-20a]

能以萬人耕者授萬人田為萬夫長千人百人亦如之三年視其成以地之髙下定額以次漸征之


五年有蓄積命以官就所儲給之禄十年不廢得世襲如軍官之法則東海民兵數萬可以近衛京


師外禦島夷逺寛東南民力順帝時脱脫言京畿近水地西自西山南自保定河間北抵檀順東及


遷民鎮若募江南人耕種嵗入必多不煩海運先朝徐貞明言京都輔郡皆負山控海負山則泉深


而土澤控海則潮淤而壤沃諸州邑泉從地湧一決即通皆可田其言十四利甚悉今北方但地平


廣有水泉可引處皆堪種稻周官設稻人掌稼下地盖為此也況在甸服治農尤根本重務昔北齊


嵇曅開幽州督亢舊陂嵗收稻粟數十萬石誠得若人任之因水陸之便建阡陌濬溝渠廣灌溉數


年之後地無遺利豈至西北之人全仰食於東南哉九州山水考云按碣石以西自天津以至三角

[019-20b]
淀古所謂雍奴皆海潮所到之地汪汪數百里元泰定中學士虞集曽建議用浙人之法築隄捍水


為田以省漕運惜元人不能行明萬厯中保定巡撫汪應蛟奏海濵屯田有效疏言天津葛沽一帶


地從来斥鹵不耕種臣謂以閩浙治地之法行之未必不可為稻田今春買牛制器開渠築隄葛沽


白塘二處耕種五千餘畝内水稻畝收四五石種薥豆者得水灌溉亦畝收一二石惟旱稻以鹹立


槁始信閩浙之法可行於北海而斥鹵可變為膏腴也又天啓中屯田都御史董應舉云臣近到天


津歴何家圈白塘口雙港辛莊羊馬頭大人莊鹹水沽泥沽葛沽見汪司農往日開河舊蹟猶存可


作水田甚多荒廢不久開之甚易一畝農工止用八錢可得粟三石三斗久荒者畝用農工一兩其


挑濬舊河為力不多只須挑濬數尺明年萬石之糧可必也又左公光斗奉命視屯以北人不知水

[019-21a]

利畏言屯田如元人初倚漕東南後亂漕不通至以御酒龍衣求米張士誠今不改謀後乃無食乃


大興水田於天津一帶稻花茂密如江南鄒忠介元標見之歎曰夫治天下豈不以才哉人苟有才


天氣地力皆可得而變也往三十年都人之視藁秸猶扶桑也而今畝棲若此未幾皆廢至崇禎十


五年追思汪司農之言因頒徐尚寳貞明潞水客譚書於户部令議水利而已無及矣轉般


之法始於唐裴耀卿而成於劉晏江船不入汴汴


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内外均勞逺近有節猶得


禹貢三百里代輸粟米之遺意宋初因之至崇寧


三年曾孝廣始立直達之法近世乃承其弊江淮

[019-21b]
之粟有逺涉至三四千里者阻淺避漲往還經嵗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改絃而更張之此其時矣

五百里侯服
 蘇氏曰此五百里始有諸侯故曰侯服林氏曰建侯
 服以封親賢欲各守其民人社稷以為天子之蕃衛
 也蔡氏曰侯服者侯國之服甸服外四面又各五百
 里也渭按五等邦君皆謂之侯易曰利建侯詩曰謹
 爾侯度是也
[019-22a]

傳云侯候也斥候而服事正義云侯聲近候故為


候也襄十八年左傳稱晉人伐齊使司馬斥山澤


之險斥謂檢行之也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


此五百里主為斥候而服事天子故名侯服因見


諸言服者皆是服事也渭按經意惟以千里之内


皆天子所自治至此始分其地以建國故謂之侯


服爾雅釋詁云后辟公侯君也侯與后辟公同義


是為古訓斥候乃賤臣之役君人者之號豈獨取

[019-22b]
義於此漢儒附㑹不可從下傳云男任也任王者


事正義云男聲近任故訓為任較斥候義少通然


經意亦不過謂此百里之中皆男爵小國不必更


求其字義凡此類今皆不取

百里采
 傳曰侯服内之百里王氏曰於此有采地也蘇氏曰
 卿大夫之采地張氏曰周官六鄉之外為六遂六遂
 之外有家邑為大夫之采地小都為卿之采地大都
[019-23a]
 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與此王畿五百里之外
 始有采地同意渭按禮運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
 夫有采以處其子孫謂列國大夫之食邑而此則天
 子大夫之食邑也

采之義傳云供王事而已不主一正義云采訓為


事事謂役也有役則供不主於一故但言采春秋


左傳正義云人君賜臣以邑采取賦稅謂之采地


漢書刑法志注師古曰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

[019-23b]
爾雅曰采寮官也說者不曉采地之義因謂菜地


云以種菜非也三說不同謂因官食地者近是


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采即


百里采流即二百里流也注疏之說並非舉首尾以該中


間此一句實包侯綏要荒即禹貢之制殷人因之


至周始於王畿千里之外析四服為八服各五百


里而益之以藩服是為九服又移采地於畿内耳


王制又曰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為

[019-24a]

御鄭注云謂此地之田税所給也官謂其文書財


用也御謂衣食據此則甸服之穀皆天子所斂以


自給而采地不與焉與禹貢正相合孔疏以是為


殷法非也


夏元肅云考之周官六鄉之外為六遂六遂之外


有家邑稍邑則大夫之采地在畿内也又有小都


縣地大都畺地則公卿王子弟之采地亦在畿内


也然則侯服之采其周官所謂邦國閒田乎盖侯

[019-24b]
服百里最近王畿故不以封而為閒田天子之子


弟食采在邦國之畺地世逺族蕃則其采地有及


於侯服故空其地所以待之謂之百里采者如此


吳幼清云此說非也虞周之制各不同耳


傳同叔云周制采地在畿内此在畿外何也唐虞


之際民淳事簡封建少而土地寛故采地在畿外


至周則封建密而分畫詳矣采地不得不移之内


也雖然周之采地稍縣鄙凡三百里此特一百里

[019-25a]

又何也周建官多唐虞之官少而況彼三百里非


皆采地亦有公邑此百里則皆采地耳渭按虞夏


書稱萬邦左傳云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


國而王制云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漢地理志


亦云周千八百國其封建豈反多於古聖人因時


立制移采地於畿内當日自有其故今不可臆為


說也王畿之外三百里不盡為采地此說良是左


傳昭十三年平丘之㑹子産爭承曰列尊貢重周

[019-25b]
之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也盖周三等采地分天


子之所食故其貢特重虞夏之采地在畿外甸服


五百里皆天子所自賦其采地之貢當與諸侯等


此則可以理推者也


或問侯君也名曰侯服而采地與焉然則采可謂


之國而公卿大夫之食采者亦可謂之君乎曰可


春秋所書祭伯凡伯渠伯毛伯之屬公羊傳皆云


天子之大夫而穀梁傳云祭伯寰内諸侯寰與縣同音懸

[019-26a]

范寗注曰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謂之寰内諸侯


是天子之大夫亦君其采地亦國故書稱君奭君


陳君牙而王制云天子縣内凡九十三國又云天


子之縣内諸侯禄也外諸侯世也禄即采地之


所入矣或曰此周制也虞夏將無異乎曰象云謨


盖都君都君者舜也都即其采地周官載師云小都大都是也時舜方


臣於堯而象謂之君則王官食采者與諸侯等自


古有然不始於後世矣

[019-26b]
天子之大夫雖有縣内諸侯之稱而實無五等之


號孟子曰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


士受地視子男王制曰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


卿視伯大夫視子男元士視附庸夫視猶比也謂


其禄秩與之等而已未嘗被以公侯伯子男之爵


也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亦秩祀之文耳豈遂


可稱嶽曰公稱瀆曰侯乎春秋所書王臣来接於


我者如南季榮叔之類先儒以叔季為字無異說

[019-27a]

矣唯公伯子與五等之號相混祭公州公周公亦


皆以為天子之三公獨伯子之說互異其曰伯者


公羊以為天子之大夫穀梁以為寰内之諸侯是


亦以伯與叔季均為五十之字也至杜預注左傳


於祭伯曰祭國伯爵於凡伯曰凡國伯爵於單伯


曰單采地伯爵而伯於是乎始為爵矣楚語重黎氏世敘天


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韋昭注云程國伯爵休父名也韋杜同時以字為爵始此愚謂程伯休


父猶樊仲山甫程樊國也伯休仲山字也其曰子者公羊穀梁並無說

[019-27b]
唯范甯於蘇子尹子注云周卿士而單子劉子無


注省文從可知也杜於蘇子云周卿士於單子云


王官伯於尹子云王卿士是亦與公穀無異而又


於尹子王卿士之下云子爵成十七年單子注云


單伯稱子盖降稱則復以子為爵矣殷有微子箕子鄭康成注


王制云殷爵三等公侯伯也異畿内謂之子此杜說所自出學者多宗杜氏遂


謂周畿内有伯子二等陳陳相因牢不可破至宋


趙鵬飛著春秋經筌據黎錞之説以伯與叔季皆

[019-28a]

為字人以其晚出而疑之余考穀梁范注於凡伯


云凡氏伯字上大夫也於渠伯糾云渠氏也天子


下大夫老故稱字於單伯云伯字於毛伯云毛采


邑伯字也是皆不以伯為爵范去杜未逺而固已


不盡從其說矣奚待黎錞乎王臣稱子自文十年


蘇子始其不字而曰子者盖文宣以後列國尊王


卿士之稱公羊所謂三世異辭者也春秋之法内


大夫皆氏名未賜族則不氏外大夫亦皆氏名未

[019-28b]
賜族則以其國氏而獨於閔公元年書季子来歸


二年書齊髙子来盟盖子者男子之美稱也因國


人所與而賢之貴之故曰子蘇尹單劉之稱子亦


猶是也以單伯降而稱子豈季友髙傒嘗升為子


爵列於諸侯乎且王臣之稱字稱子非自春秋始


也書序武王時芮伯作旅巢命成王時榮伯作賄


肅慎之命詩小雅出車云王命南仲六月云張仲


孝友采芑云方叔涖止十月之交云家伯冢宰皆

[019-29a]

以字配氏又云棸子内史鄭箋曰内史中大夫也


孔疏曰棸子以子配氏若曽子閔子然是亦男子


之美稱而非五等之子也西周時已有此稱又何


疑於春秋學者知王臣之伯子非爵則知天子之


公卿大夫元士禄視外諸侯而無五等之號虞夏


商周未之或改也

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
 王氏曰於此但建男邦者欲王畿不為大國所逼而
 小邦易獲京師之助也蘇氏曰男邦小國也諸侯大
[019-29b]
 國次國也小國在内依天子而大國在外以禦侮也
 林氏曰輸賦稅則逺者輕而近者重建侯邦則逺者
 大而近者小逺近大小輕重莫不有法於其間而疆
 理天下之制盡於此矣朱子曰三百里謂自三至五
 為百里者三随文生例不可拘也李氏曰建諸侯非
 特此三百里以其對男邦言之則自此以外皆諸侯
 也吕氏曰男采在内既足以護王畿又去王畿近強
[019-30a]
 悍諸侯不足以陵之此聖人制内外之輕重不差毫
 末所謂天下之勢猶持衡也渭按男始言邦則王官
 唯得以本爵自君其采邑而不敢稱邦可知己

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


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此周制也而鄭


注以此為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今案虞夏邦君


之爵不知有幾等據舜典輯五瑞修五玉是亦為


五等矣陸機曰五等之制始於黄唐此言是也周

[019-30b]
室班禄孟子有明文百里七十里五十里并附庸


為四等然附庸不達於天子則亦三等而已殷制


無可考鄭據公羊春秋家謂殷合伯子男而為一


說者以為公一等侯二等伯子男三等理或然也


至謂殷爵唯有公侯伯而無子男周武王復增之


則妄矣虞夏分土之制亦無可考據此經二百里


男邦三百里諸侯則似公侯為大國伯子為次國


男為小國與殷周小異也列爵惟五分土惟三盖

[019-31a]

盛徳之所同但其間少有變通耳康誥召誥所稱男邦即男服在


侯甸之外

五百里綏服
 傳曰綏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張氏曰此亦諸侯耳
 以其稍逺故變名為綏欲其知此五百里内所以建
 諸侯者為安王室也林氏曰王畿之外既封建諸侯
 之國使之小大相維強弱相比以為王室之輔矣而
 其外五百里則接於要荒故於此設為綏服以為内
 外之辨所立之制凡欲撫安邊境衞中國而已故其
[019-31b]
 名曰綏服渭按諸侯所以安王室者即下文二事是
 也

綏服傳云安服王者之政教正義云要服去京師


已逺王者以文教要束使服此綏服路近言安服


王者政教以示不待要束而自服也渭按此說亦


通但要是要束之荒是簡略皆以政教言獨綏為


自安於義不協張林之說較長故取之

[019-32a]
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衞釋文揆葵癸反奮方問反
 傳曰揆度文教而行之三百里皆同文教外之二百
 里奮武衞天子所以安正義曰奮武衞者在國習學
 兵戎有事則征討夷狄王氏曰二百里奮武衞者以
 近蠻夷故也張氏曰綏服不必盡行朝廷文徳第付
 之賢者使揆度其所可行而教之薛氏曰揆文教者
 京師既逺量事為之法制今之邊徼右軍旅而略文
 教與此同意陳氏曰文教以文徳教化若揚雄所謂
 五政所加七賦所養揆度文教以經理之也武以衛
[019-32b]
 言保護邦國而已非窮兵服逺也金氏曰内三百里
 揆文教所以接華夏之教以撫要荒外二百里奮武
 衛所以禦要荒之變以安華夏然自三百里以内凡
 有國者文教可知自二百里以外凡有國者武衛可
 知渭按聖人之道文武並用無間於内外而至此則
 揆之以為教而無繁難之事奮之以為衞而有震曜
 之威此其所以異於甸侯也
[019-33a]

三百里揆文教謂揆之從此始耳非謂三百里之


外更不用文教也泰伯開吳端委以治周禮箕子


居朝鮮教民以禮義為八條之禁文翁守蜀修起


學宫弟子學於京師者比齊魯任延守武威造立


校官自掾史子孫皆令詣學受業郡遂有儒雅之


士桂陽俗不識學義許荆為太守設䘮紀婚姻制


度使知禮禁房州俗好淫祀而不修學校韋景駿


為刺史始開貢舉悉除淫祀閩人未知學常衮為

[019-33b]
觀察使設鄉校親加講導由是歲貢士與内州等


此皆要荒之俗素不知禮義而治之者未嘗不以


文教但當舉其大綱略其節目使之易知易從回


心嚮道而日逺於禽獸不必盡如中邦之制度耳


易象傳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盖古者


寓兵於農因農事以定軍令居則為比閭族黨州


鄉出則為伍兩䘚旅師軍均是人也其四時講武


主於數軍實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

[019-34a]

儀而步伐擊刺之事寓焉備豫而形隠如水之藏


於地中故曰容曰畜傳曰武不可覿又曰先王耀


徳不觀兵而此經獨謂之奮則幾於覿武而觀兵


矣其所以異者何也盖綏服之外二百里與蠻夷


接壤蠢動之變不可以不虞大抵軍容常多而國


容常少使蠻夷望之如烈火之不可犯而後界限


分明跬步不敢踰越此聖人所以杜猾夏之漸居


安思危有備無患者也周禮中車職曰革路以即戎封四衛注云四方諸侯

[019-34b]
守衛者左傳沈尹戍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諸侯盖即此奮武衛之諸侯也


雅者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方周之盛天保以上治


内采薇以下治外是即禹貢揆文奮武之事伯禽


宅曲阜淮夷徐戎並興東郊不開而魯興三郊三


遂之衆以征之此東方之武衛也密須之鼓闕鞏


之甲唐叔受之以處參虛匡有戎狄韓奕之卒章


曰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實墉


實壑實畝實籍王符潛夫論曰昔周宣王時有韓侯其國近燕故詩云溥彼韓城燕

[019-35a]

師所完水經注聖水逕方城縣故城北詩溥彼韓城燕師所完王肅曰今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也


困學紀聞曰燕師鄭箋以為燕安之師詩云奄受北國肅說為長渭按魏書地形志范陽郡方城縣


有韓侯城方城今為固安縣屬順天府或泥奕奕梁山謂韓侯國在今陜西韓城縣非也衛武


公作懿戒以自儆曰修爾車馬弓矢戎兵用戒戎


作用逷蠻方此北方之武衛也崧髙之詩曰維申


及甫維周之翰又曰王命申伯式是南邦此南方


之武衛也其西方則周自當之盖鎬京西迫昆夷


北鄰玁狁故天子命將出師往戍其境歌采薇以

[019-35b]
遣之出車勞還杕杜勤歸嵗以為常謹之至矣及


其衰也王政不修舊坊寖壞厲王時西戎滅犬丘


大駱之族宣王即位命秦仲誅之為西戎所殺玁


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于涇陽命將簿伐


及太原而止卒有驪山之禍周室東遷小雅盡廢


四夷交侵而中國微陸渾揚拒泉臯諸戎且偪處


伊雒之間矣其東則徐之駒王西討濟於河隠桓


之世㑹于潛盟于唐魯與戎通好矣淮夷病杞杞

[019-36a]

遷于縁陵申之㑹淮夷且列於諸侯矣其北則狄


伐周伐鄭伐邢滅衛而晉居深山王靈不及拜戎


不暇矣其南則申甫為楚所侵周人逺戍之卒滅


於楚資其賦以禦北方而觀兵直至于周疆矣原


其始皆諸侯鄰四夷者武備廢弛之所致也以是


知禹貢為萬古不易之書循之則治違之則亂經


斯世者所宜亟講也

五百里要服釋文要一遥反
 傳曰綏服外之五百里要束以文教正義曰要者約
[019-36b]
 束之義上言揆文教知要者要束以文教也王氏曰
 於此不可用中國之政為之要約而已金氏曰要約
 也其地逺於畿甸雜於夷狄雖州牧侯伯為之綱領
 控制而其文法則略於中國矣渭按奮武衛者所以
 防其猾夏也苟欲其嚮風而慕義則亦唯揆文教以
 約束之耳

蘇傳云總其大要法不詳也則要似讀去聲為切

[019-37a]

要之義與孔訓陸音並異恐非

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王氏曰三百里夷者於此皆夷也夷易也其俗簡易
 也易而已蠻慢也甚於夷矣蔡放也放罪人於此蘇
 氏曰放有罪曰蔡春秋傳曰殺管叔蔡蔡叔林氏曰
 案左氏定四年蔡蔡叔注云蔡放也陸徳明音素達
 反二百里蔡亦是放罪人於此當從左氏讀張氏曰
 夷有簡易之意按舜生於諸馮而孟子以為東夷
 之人文王生於岐周而孟子以為西夷之人即此夷
[019-37b]
 也蔡說文本作篆字與蔡相似隷遂訛為蔡

三百里夷傳云守平常之教事王者而已正義云


夷訓平也今按訓平甚無謂釋文引馬融云夷易


也後人皆宗其說春秋於介葛盧之朝魯直書曰


來公羊傳曰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范注云不


能升降揖讓盖逺方之民未染華風其喜怒哀樂


亦猶夫人耳但不能節之以禮子游之所云直情

[019-38a]

而徑行者也易之謂也


傳云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簡正義云蔡之為法


無正訓也教簡於夷故訓蔡為法法則三百里去


京師彌逺差復簡易言其不能平常也今按蔡訓


法他書所未有不可從左氏蔡蔡叔凡再見昭元


年傳太叔曰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杜注云蔡放


也釋文云上蔡字音素葛反說文作音同字從


殺下米云䊝散之也㑹杜義下蔡叔如字正義

[019-38b]
云說文散之也從米殺聲然則為放散之義


故訓為放也隷書改作已失本體字不復可識


寫者全類蔡字至有重為一蔡字加㸃以讀之者


尚書蔡仲之命云周公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


于郭鄰以車七乗孔安國云囚謂制其出入郭鄰


中國之外地名是放蔡叔之事地不知在何方也


定四年祝佗曰管蔡啓商惎間王室王於是乎殺


管叔而蔡蔡叔以車七乗徒七十人杜注云蔡放

[019-39a]

也與蔡叔車徒而放之釋文云蔡蔡叔上素達反


下如字蔡之為放無可疑者穎達不取以釋此經


欲順傳為義耳舜典竄三苗孟子作殺三苗按三苗未嘗伏大辟不得謂之殺疑古


本元作亦放也與殺聲相近傳寫者遂訛為殺

五百里荒服
 傳曰要服外之五百里言荒又簡略正義曰王肅云
 政教荒忽因其故俗而治之金氏曰四逺蠻夷之地
 田野不井人民不多故謂之荒所以經略之者又簡
 於要服矣渭按先儒皆疑禹服之狹而周漢地
[019-39b]
 廣或以周服里數皆以方言或以古今尺有長
 短或以禹直方計而後世以人迹屈曲取之要
 之皆非的論葢禹聲教所及則地盡四海而其
 疆理則止以五服為制至荒服之外又别為區
 畫如所謂咸建五長是已荒服在九州之内去
 帝都裁二千里雖云簡略亦有政教王氏以荒
 為不治非也
[019-40a]

林少穎云漢班超為西域都護甚得夷狄心超被


召還任尚代之尚謂超曰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


而小人猥承君後宜有以誨之超曰塞外吏士本


非孝子順孫蠻夷懷不靖之心難養易敗宜蕩佚


簡易寛小過總大綱而已禹名境外之服謂之要


荒正超所謂蕩佚簡易之意也渭按西域絶逺非


正朔所加與禹貢之要荒不同漢書地理志云自


武威以西習俗頗殊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

[019-40b]
州之畜為天下饒保邊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馬


為務酒禮之㑹上下通焉吏民相親是以其俗風


雨時節穀糴常賤少盜賊有和氣之應賢於内郡


此政寛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涼州正禹貢要荒


之地治之以寛厚為主即蕩佚簡易之意舉此相


喻當更切也

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正義曰王肅云蠻慢也禮儀簡慢與孔異劉氏敞曰
[019-41a]
 夷性近於人蠻性逺於人故近者稱夷逺者稱蠻也
 流如流共工之流林氏曰要服之三百里夷其外二
 百里是亦夷也而謂之蔡荒服之三百里蠻其外二
 百里是亦蠻也而謂之流盖其外之二百里其地為
 最逺中國之人有積惡罪大而先王不忍殺之者則
 投之於最逺之地故於要荒二服取其最逺者言之
 以見流放罪人於此者其為蠻夷之地則蒙上之文
 可見也五服之名與其每服之内逺近詳略皆當時
 疆理天下之實迹也故於侯服則言其建國大小之
[019-41b]
 制至於要荒則言其蠻夷逺近之辨與夫流放輕重
 之差皆所以紀其實也渭按五服之文率以前包後
 甸服舉天子以見諸侯非謂其外無田賦也侯服謂
 有諸侯自此始非謂其外無諸侯也綏服三百里揆
 文教二百里奮武衛謂揆之奮之自此始非謂其外
 無文教武衛也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荒服三百
 里蠻二百里流謂要荒之邊鄙為流放罪人之地非
[019-42a]
 謂此二百里者非蠻夷也學者求其意勿泥其辭則
 善矣

三百里蠻傳云以文教蠻来之不制以法正義云


鄭曰蠻者聴從其俗羈縻其人耳故云蠻蠻之言


緡也其意言緡是繩蠻者以繩束物之名也渭按


訓蠻為緡即羈縻之謂今既以夷為易則蠻自當


從王肅說


四裔分而言之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約之為兩

[019-42b]
則言蠻夷可以該戎狄言戎狄可以該蠻夷或又


單言蠻單言夷則亦為四裔之通稱如追貊北方


之國也而韓奕之卒章曰因時百蠻衛在冀州之


域而武公作詩曰用逷蠻方王褒四子講徳論曰


匈奴者百蠻之最彊者也蠻不獨為南裔可知已


二百里流傳云流移也言政教隨其俗正義云流


如水流故云移也其俗流移無常故隨其去来不


復蠻来之也渭按隨水草畜牧而轉移唯北方塞

[019-43a]

外諸國則有然者餘未聞也以流為隨其去来大


非今既以蔡為放則流自當從劉敞說大學曰唯


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之謂也


舜典曰流宥五刑又曰五流有宅左傳季文子曰


舜臣堯流四凶族是四罪之刑皆流也安國云幽


洲北裔崇山南裔三危西裔羽山東裔在海中馬


融亦云與季文子所謂投諸四裔以禦魑魅者正


相脗合即此之二百里流是也括地志曰故龔城

[019-43b]
在檀州燕樂縣界故老傳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


唐檀州治密雲縣領燕樂縣密雲今屬順天府燕樂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三危山


在沙州燉煌縣東南三十里羽山在沂州臨沂縣


界崇山無說孔疏云不知其處盖在衡嶺之南通


典云澧陽縣有崇山即舜放驩兜之所方輿勝覽同澧陽今


澧州及石門縣胡炳文四書通云崇山在澧州慈利縣岳


州府志云在慈利縣南三百里大庸所城東所屬永定


衛漢武陵充縣地羽山寰宇記云在登州蓬莱縣東十五

[019-44a]

里即殛鯀處更符安國在海中之説以道里計之


此二山者與幽洲三危皆在荒服之中則四罪之


刑皆為流可知也而經文復有流放竄殛之别殊


不可曉安國云殛竄放流皆誅也異其文述作之


體此說近是孔疏乃以為四罪輕重之等非也


古之所謂中國者禹貢甸侯綏方三千里之地也


所謂四夷者要荒方二千里之地也所謂四海者


九州之外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王者之所不治是

[019-44b]
也就尚書言之青之嵎夷莱夷徐之淮夷梁之和


夷非在九州之域者乎舜咨十有二牧曰食哉維


時惇徳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其命臯陶也曰


蠻夷猾夏汝作士他日禹言於帝曰苗頑弗即工


帝其念哉帝曰臯陶方祗厥敘方施象刑惟明夫


既謂之蠻夷而臯陶十二牧得以政刑治之其不


在九州之外也審矣


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傳云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

[019-45a]

次千里之外正義云三等之居量其罪狀為逺近


之差也四裔最逺在四海之表故大罪四裔謂本


犯死罪也周禮調人職云父之讎辟之海外即與


四裔為一也次九州之外即王制云入學不率教


者屏之逺方西方曰棘東方曰寄注云偪寄於夷


狄也次千里之外者即調人職云兄弟之讎辟諸


千里之外也周禮與王制既有三處之别故約以


為言鄭玄云三處者自九州之外至于四海三分

[019-45b]
其地逺近若周之夷鎮藩也然罪有輕重不同豈


五百里之校乎不可從也渭按大罪四裔即荒服


所謂二百里流季文子曰投諸四裔以禦魑魅者


也其次盖要服所謂二百里蔡而傳云九州之外


非是又其次則當在綏服奮武衛之地而傳云千


里之外殊不分明微窺其意盖以四裔在海外王


者不治之地而九州之外指要荒而言千里之外


指綏服而言也綏服之邊鄙去甸服千里與蠻夷為鄰愚竊謂三居

[019-46a]

不可以里計劉原父云輕罪則蔡於要服重罪則


流於荒服所謂投之四裔屏之逺方者也此則五


宅三居之二矣其一盖在綏服也此說較孔鄭為


優其逺近之差則當視罪人所居之地以為限斷


如三苗在南則竄之西裔足以蔽其辜東北亦可


但共驩已居故不復用若南裔則太寛矣然舜受


終之初水土未平五服疆理未定惟可以四罪見


其梗槩亦未必纎屑皆同也

[019-46b]
周禮職方氏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


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


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大司馬謂之九畿而


王畿曰國畿盖周析夏殷之五服以為九服之制


如此五服甸與侯綏要荒並列而荒服之外尚為

[019-47a]

九州九服則王畿不在其列而藩服在禹荒服之


外此其所以異也康誥曰侯甸男邦采衛酒誥曰


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召誥曰命庶殷侯甸男


邦伯先儒謂即周之九服三書皆作於營洛之前


然則周公未制禮時已更定五服為九服矣周官


曰六服羣辟罔不承徳又曰六年五服一朝正義


云周禮九服此惟言六者夷鎮藩在九州之外王


者於夷狄羈縻而已不可同華夏六年五服一朝

[019-47b]
周禮無此法孔以五服為侯甸男采衛盖以要服


逺不能常及期故不數今按周官晚出識者每以


為疑六服盖依大行人除蕃國言之五服則又依


康誥侯甸男邦采衛除要服言之耳據大行人要


服六嵗壹見無不及期之事康誥不數要服時偶


不在列謂朝止五服者妄也酒誥有衛而無采召誥不數男采衛豈亦


以逺不能及期耶周禮大行人職曰侯服嵗壹見其貢祀


物甸服二歲壹見其貢嬪物男服三嵗壹見其貢

[019-48a]

器物采服四嵗壹見其貢服物衞服五嵗壹見其


貢材物要服六嵗壹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


蕃國世壹見各以其所貴寳為摰周語祭公謀父


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


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


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嵗貢終王今按


祭公周人所言五服與禹貢小異故韋昭據周禮


釋之以甸服當王畿以侯服當侯服以賓服當甸

[019-48b]
男采衛四服以要服當蠻服以荒服當夷鎮藩三


服然則五服之地唯甸侯要皆方五百里與禹貢


同而賓服則方二千里荒服方千五百里視禹之


綏服荒服大小懸絶矣愚嘗謂春秋傳雜採衆記


而成而外傳尤為踳駮左氏間有不可信者如昭


十三年叔向言明王之制使諸侯嵗聘間朝再朝


而㑹再㑹而盟先儒謂其制與周禮不同不知為


何代之法此祭公語亦然古今制度不同說禹貢

[019-49a]

者但當依經立義不可强為附㑹


正義云凡五服之别各五百里是王城四面面别


二千五百里四面相距為方五千里也賈逵馬融


以為甸服之外百里至五百里米特有此數去王


城千里其侯綏要荒服各五百里是面二千里相


距為方六千里鄭玄以為五服之别五百里是堯


之舊制及禹弼之毎服之間更增五百里面别至


于五千里相距為方萬里甸服鄭以五百里為堯之舊制百里以下乃禹

[019-49b]
所弼成餘倣此司馬遷與孔意同王肅亦以為然故肅注


此云賈馬既失其實鄭玄必不然矣禹之功在平


治山川不在拓境廣土土地之廣三倍於堯而書


傳無稱焉則鄭玄創造難可據信先王規方千里


以為甸服其餘均分之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寜宇


而使甸服之外諸侯入禾稾非其義也史遷之㫖


盖得之矣是同於孔也若然周禮王畿之外别有


九服服别五百里是為方萬里復以何故三倍於

[019-50a]

堯又地理志言漢之土境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


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騐其所言山川不出禹


貢之域山川載地古今必同而得里數異者堯與


周漢其地一也尚書所言據其虛空鳥路方直而


計之漢書所言乃謂著直略反地人跡屈曲而量之


所以數不同也此說亦本王肅金吉甫從而演之


曰漢東西視禹貢幾一倍南北視禹貢幾二倍然


攷其所載山川又不盡禹迹之外何也古者聖人

[019-50b]
制數周密其制方田之數以御田疇廣狹制句音鉤


股之數以御逺近髙深方田之制行則自井畝徑


遂之直積而為道路川澮截然直方無有迂曲故


中邦之地雖廣而里數則徑自秦漢開阡陌於是


道里始迂此古今里數多少之不同一也周髀經


曰數之法始出於圎方圎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


於九九故折矩以為句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禹


之所以治天下者此矩之所由生也是則句股算

[019-51a]

法自禹制之盖積矩以為方田而句股以測髙下


淺深逺近此禹之所以疆理天下而弼成五服者


也句股之數密則於山川迂迴之處與道里曲折


之間以句股之多計弦之直而得逺近之實大率


句三股四弦直五以正五斜七取之自秦漢以来


誇多務廣固盡外薄之逺其計道里又但以人跡


為數不復論句股弦直故漢之九千里大約準古


六千五百里漢之三千里準古一千九百七十一

[019-51b]
里而尺步長短之異制又不在此數此古今里數


多少之不同二也渭按賈馬鄭之說並謬王肅難


之良是古人之言里數有論道路之經由者有論


土地之界限者論道路則當以人跡屈曲計論土


地則當以鳥飛準繩計鳥飛準繩語見管子五服五千乃土


地之界限非道路之經由其所言者皆直方之數


也然秦漢以降阡陌雖壞而九章算術猶傳於世


言地理者豈不能以句股之多計弦之直而得逺

[019-52a]

近之實謂漢書所言里數但據著地人跡與禹貢


不同愚未敢深信嘗試思之禹因髙山大川之形


勢别為九州初不計幅員之廣狭道路之迂直及


水土既平則規方五千里之地以為五服之制周


圍二萬里其中積方五百里者百方千里者二十


五雖有絶長補短之處而大槩整齊劃如棊局若


夫荒服之外尚有餘地所謂外薄四海咸建五長


者則東漸于海直抵嵎夷西被流沙届于黑水計

[019-52b]
其延袤當不下萬里此徑數非開方也嵎夷即漢之樂浪


流沙在燉煌郡界而漢志云東西九千三百二里


正與禹貢相符說者惟據五服五千以為漢之東


西視禹貢幾一倍則疎矣古九州之域東西贏而


南北縮就東頭計之自揭陽以北至沙漠多不過


七千里愈西則愈短少裁五千里而漢志云南北


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則真視禹貢幾二倍矣原


其故由武帝開百越定滇池置牂柯收交趾大斥

[019-53a]

南疆悉以其地為郡縣故有若是之逺非句股之


法廢而所言里數皆以著地人跡計也隋志東西


九千三百里南北萬四千八百十五里唐志東西


九千五百十一里南北萬六千九百十八里視漢


之東西無異而南北加廓其為土地之界限以鳥


飛準繩計則均也然此説但可施之秦漢以後若


周之九服里數倍於禹貢則又自有其故矣


周服里數倍於禹服是古今一大疑義賈公彦云

[019-53b]
若據鳥飛直路此周之五服亦止五千若隨山川


屈曲則禹貢亦萬里彼此不異也是禹服周服實


皆五千但書據鳥飛直路禮計山川屈曲故多寡


不同耳按二經里數皆以開方言之無計人跡屈


曲之理賈說非是陸佃禮象曰鄭氏謂周公斥大


九州之界方七千里此讀周官之誤也盖禹貢言


面周官言方言方則外各二百五十里非一面五


百里也易祓撰禹貢疆理廣記復引伸之曰禹五

[019-54a]

服帝畿在内帝畿千里而兩面各五百里數其一


面故曰五百里甸服自甸至荒皆數一面每面各


五百里總為二千五百里兩面相距凡五千里職


方氏所載則王畿不在九服之内自方五百里之


侯服至方五百里之藩服其名凡九九服每面各


二百五十里通為二千二百五十里兩面相距通


為四千五百里并王畿千里通為五千五百里增


於禹者五百里之藩服耳然禹九州之外咸建五

[019-54b]
長東漸西被即成周藩服之域其名雖增而地未


嘗増也此說較陸氏更暢千年不破之疑至是而


遂決曽氏云周蠻服夷服即禹要服其鎮服藩服即禹荒服誤也今斷從易氏金吉甫


又撮其要云攷之經文甸服方千里而曰五百里


是舉一面言之周官方千里曰王畿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某服則舉兩面通計之然則禹貢所謂五


百里者乃千里而周官所謂外方五百里者乃二


百五十里也三家遞相發明頗覺後来者居上王明

[019-55a]

逸云考周之幅員盖不廣於禹立政言方行天下陟禹之迹則亦以禹迹為極耳


或謂古今尺有長短步有大小故周服與禹服不


同田制夏五十畝殷七十畝周百畝亦以尺有長


短之故名異而實不變夏尺倍於周尺禹服五千


周服萬里理有固然無足怪者余按王制曰古者


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古者


百畝當今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古者百里當


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是古步大

[019-55b]
於今步古里寛於今里也然不應禹尺與周尺相


去一倍之逺日知録曰穀梁傳古者三百步為里


今以三百六十步為里而尺又大於古四之一今


之六十二里遂當古之百里是今步大於古步今


里寛於古里也不應禹五千里周反倍之為萬里


二說皆不可通則上三家之言洵為篤論矣蔡傳


悉排羣說而自為之解曰禹聲教所及地盡四海


而其疆理則止以五服為制至荒服之外又别為

[019-56a]

區畫如所謂咸建五長是已若周漢則盡其地之


所至而經畫之也此解近是然亦不應外薄之地


三倍於五服禹之五服以開方法計之為方千里者二十五從蔡說則周之衛蠻夷鎮


藩皆外薄之地為方千里者七十五是禹服僅得其四之一也仁山舍蔡而從易


可謂擇之精守之約矣


蔡傳曰案毎服五百里五服則二千五百里南北


東西相距五千里故益稷篇言弼成五服至于五


千然堯都冀州冀之北境并雲中涿易亦恐無二

[019-56b]
千五百里藉使有之亦皆沙漠不毛之地而東南


財賦所出則反棄於要荒以地勢攷之殊未可曉


但意古今土地盛衰不同當舜之時冀北之地未


必荒落如後世耳亦猶閩浙之間舊為蠻夷淵藪


而今富庶繁衍遂為上國土地興廢不可以一時


槩也金吉甫云隆古都冀政教四達則冀北之野


生聚教訓必不如後世之為窮漠所以水平之後


分為幽并其廣可知兼堯都平陽雖曰在冀自平

[019-57a]

陽以南渡河至陜於今地理三百七十五里正五


斜七於古盖二百六十餘里耳則是甸服之地自


跨冀豫冀山而豫平緬想當時甸服之地當亦如


周室王畿之制西自邠岐豐鎬為八百里東通洛


陽六百里總為方千里耳五服之制其間絶長補


短計亦如此何則周都豐鎬西至犬戎約千餘里


而目為荒服則是五服之制有因地而為長短者


盖諸侯分服特以為朝貢之限制或在近而視逺

[019-57b]
或雖逺而視近地有廣狹俗有夷夏未必截然如


此正方聖人立為限制之經於中固必有通變之


義讀書者不可拘於一說而不知聖人體用之大


也渭按此論勝蔡孟子曰今滕絶長補短將五十


里王制曰凡四海之内斷長補短方三千里漢書


地理志曰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


短長相覆為千里短長相覆即絶長補短之謂以


是知先王體國經野皆用此法雖云四面相距各

[019-58a]

若干里其間容有所乗除未必面面均齊無或贏


縮也尹耕兩鎮志云涿鹿東北之極陬也而黃帝


以之建都釡山塞上之小山也而黄帝以之合符


則當時蕃國之在其西北者可知涿鹿今保安州釡山在懐來城


此言古冀北地尚寛也然為沙漠所限南距堯


都多不過二千里其所以得備五服之制者絶長


補短以成之耳

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釋文漸子廉反被皮寄反
 傳曰漸入也正義曰海多邪曲故言漸入流沙長逺
[019-58b]
 故言被及漸被皆過之意也流沙當是西境最逺者
 而地理志以流沙為張掖居延澤計三危在居延之
 西太逺矣志言非也顔氏曰被加也朔北方也暨及
 也吳氏曰漸如水之漸漬被如衣之被覆邵氏曰禹
 貢九州皆有疆界天下獨無疆界乎東漸西被朔南
 暨此天下之疆界也渭按此總言九州之大界即禹
 所云外薄四海咸建五長者傳謂在五服之外盖禹
[019-59a]
 以方五千里之地制為五服而其外尚有餘地則東
 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是為九州之大界其外
 則四海也

凡禹貢疆理之所及皆東海也故曰東漸于海揚


州傳云南距海非也吴語晉侯令董褐復命于吳


王曰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于天子越語范蠡


對王孫雄曰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濱


於東海之陂漢書惠帝三年立閩越君搖為東海

[019-59b]
王師古曰即今泉州是其地然則吴越閩所濱之


海皆東海也至嶺南揭陽始為南海而禹時不在


九州之域故止於東境言之詳見揚州


流沙一在張掖漢志居延澤在居延縣東北古文


以為流沙是也一在燉煌通典云燉煌即古流沙


地其沙風吹流行在郡西八十里是也經云西被


于流沙而居延澤乃在張掖之東北則固當主燉


煌矣沙漠自西而東且迆北居延澤雖非禹貢之

[019-60a]

流沙亦即此沙漠之地獨王制所謂流沙去西河


千里而遥其地甚近盖又與禹貢漢志所言者異


矣五代史晉天福三年髙居誨使于闐還記其山


川云自靈州過黄河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項界曰


細腰沙神樹沙至三公沙自此沙行四百餘里至


黑堡沙沙尤廣自甘州西始涉磧磧無水西百五


十里至肅州渡金河出玉門闗此在今肅州衛西非古玉門闗也


至瓜州沙州州南十里鳴沙山冬夏殷殷有聲如

[019-60b]
雷云禹貢流沙也元和志云鳴沙縣東北至靈州


一百二十里隋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今寧夏中衛東


北有鳴沙故城夢溪筆談云余在鄜延閲兵馬籍有稱過


范河損失問何謂范河乃越人謂淖沙為范河北


人謂之活沙人馬履之百步之外皆動如人行幕


上其下足處雖甚堅若遇其一陷則人馬駞車應


時皆沒或謂此即流沙也方輿紀要云旱海在寧


夏衞靈州所東南宋張洎曰自威州至靈州有旱

[019-61a]

海七百里斥鹵枯澤無谿澗川谷張舜民曰今旱


江平即旱海在清逺軍北趙珣曰鹽夏清逺軍間


並係沙磧俗謂之旱海自環州出清剛川本靈州


大路自此至美利寨漸入平夏徑旱海中至耀徳


清邊鎮入靈州是也今按以上諸書所載則靈州


之地已有沙磧王制所謂流沙當在鳴沙廢縣界


中盖其地東距西河適千里而遥也自此以西沙


磧逾廣而東西三千里之徑數及此而止故曰西

[019-61b]
不盡流沙儒者不察遂以此為西被之流沙因謂


禹貢九州之境不過方三千里而要荒割為異域


五服五千之義鬱而不明久矣


黄氏日抄曰古注以聲教斷句諸家皆從之余友


蔣榮甫云昔徐履赴試道求水村舍有老士人教


四五童蒙以朔南暨為句徐言其誤老士人者怒


曰獨朔南預聲教而東西無預邪東西皆有所止


之地故以海與流沙言朔南地廣故以暨言而下

[019-62a]

文總以聲教訖于四海耳今按裵駰史記集解其


注在暨字下則自劉宋時已不從孔傳而以聲教


屬下讀矣老士人固有所受之也


爾雅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


朔也李巡曰萬物盡於北方蘇而復生故北稱朔


也朔南與上東西對非有一地之可指說者以朔


為堯典之朔方南為堯典之南交亦無大礙或謂


即漢朔方郡則其地太近以南交為交趾則又太

[019-62b]
逺矣不可從暨與漸被似有贏縮之别鄭康成云


南北不言所至容踰之是暨贏於漸被也今以經


文考之東有嵎夷莱夷斗入大海西有三危黑水


在流沙之中皆過之故指言其地而謂之漸被南


抵五嶺北距大漠則及境而止不能越乎其外故


但云暨暨之縮於漸被也明甚鄭說非是


九州南北之大界傳記無可考唯唐神功元年狄


仁傑上疏以為東距滄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

[019-63a]

阻五嶺此天所以限戎狄而隔中外也南北二句


實可為朔南暨注腳應鏞釋王制曰獨言東海者


東海在中國封疆内西南北海則逺在夷徼之外


也南獨以衡山為限百越未盡開也惟河舉東西


南北河流縈帶中國也自秦而上西北袤而東南


蹙自秦而下東南展而西北縮此古今天地之大


運也理明義精於此經無一不合


王耕野云聲教至于海濱則止矣何以又云漸于

[019-63b]
海被于流沙盖海島之夷與流沙以西之戎咸賓


貢于中國則是有虞之聲教東不止于海且漸入


于海中西不止於流沙又蒙被流沙之外矣渭按


此三句言九州之大界漸被暨皆以地言非謂聲


教之所及也與島夷西戎無涉舊以朔南暨聲教


為句故孔疏以為雖在五服之外皆與聞天子聲


教時来朝見王氏承其誤乃有此説


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傳云夏與春交此治南方

[019-64a]

之官也疏云此官既主四時亦主方面經言南交


謂南方與東方交傳言夏與春交見其時方皆掌


之春盡之日與立夏之初時相交也東方之南南


方之東位相交也史記索隠曰孔註未是然則冬


與秋交何故下無其文且東嵎夷西昧谷北幽都


三方皆言地而夏獨不言地乃云與春交斯不例


之甚也今南方地有名交阯者或古文略舉一字


名地南交則是交阯不疑也按南交固當以地

[019-64b]
言然上古之地名不可考者多矣一字偶同其可


遂斷以為交阯邪水經葉榆水注云尚書大傳曰


堯南撫交阯於禹貢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


也周禮南八蠻雕題交阯有不粒食者焉春秋不


見於傳不通於華夏然則交州實荆州之南垂與


揚州無涉且在幽荒之外并不可謂荆域太康地


志云交州本屬揚州為虞之南極真妄談不足信


史記言四海咸戴帝舜之功曰南撫交阯北發息

[019-65a]

即肅慎遂有據此文以證交州為虞之南極者不


知此特言聲教之所訖耳抑或如後世舉種内屬


之類故謂之撫索隠曰帝舜之徳撫及四方夷人


故先以撫之此說是也濊貊朝鮮北與肅慎接壤


謂肅慎直營州之塞外則可亦不得謂在營域難


者曰左傳昭九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巴濮楚


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斯言亦不足信


乎余曰此不過一時應對泛舉四方之土非正言

[019-65b]
九州之疆界如必泥此辭則巴濮楚鄧南距衡山


尚逺境且不至於嶺況嶺南乎參之史記北發肅


慎則然矣安在其為南撫交阯也魯語武王克商


遂通道九夷八蠻肅慎氏来貢楛矢石砮及成王


時有賄肅慎之命或舉種内屬故詹桓伯舉以折


晉亦未可知古今事變不同豈可以周疆為虞界





舜葬於蒼梧之野見禮記儒者多疑之史記云舜

[019-66a]

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則舜在


位止三十九年夀止九十九歲明與尚書五十載


陟方之文牴牾矣巡狩之有無又安足辨邪周洪


謨讀書録曰按舜年九十三自謂倦於勤而命禹


居攝豈有百九歲之後而又南涉大江深入蠻夷


之地哉為此說者惑於書陟方乃死之文耳要之


舜都蒲坂距鳴條二百餘里孟子云卒於鳴條者


得之今按堯在位七十載而舉舜又三載受終于

[019-66b]
文祖下文言祭祀朝覲巡狩之事皆舜代為之堯


甫七十三歲即不復巡守而舜乃百有九嵗南巡


至嶺南瘴癘之鄉豈舜之精神獨厚邪抑堯之徳


不若舜而早倦於勤邪如以禮經為不可違則先


儒固嘗言檀弓有可疑者矣如以史記為不可背


則司馬遷之謬誤前人所以正之者非一端矣何


獨於此不能釋然也


韓退之以六經之文為諸儒倡人皆信之其酬張

[019-67a]

韶州詩云暫欲繫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近


有援此以證南巡之事者余按水經注利水南逕


韶石下其髙百仞廣圎五里兩石對峙相去一里


小大略均似雙闕名曰韶石元和志云在韶州曲


江縣東北八十里髙七十五丈並無舜奏樂之說


至寰宇記始云韶州科斗勞水間有韶石舜南遊


登此石奏樂因名樂史書成於宋初其言率本唐


人蓋上賓虞舜之句所從出也然退之雅不信南

[019-67b]
巡之説黄陵廟碑云書曰舜陟方乃死傳謂舜昇


道南方以死或又曰舜死葬蒼梧二妃從之不及


溺死沅湘之間余謂竹書紀年帝王之沒皆曰涉


陟昇也謂昇天也書曰殷禮陟配天言以道終其


徳協天也書紀舜之沒云陟者與竹書周書同文


也其下言方乃死者所以釋陟為死也地之勢東


南下如言舜南巡而死宜言下方不得言陟方也


以此謂舜死葬蒼梧於時二妃從之不及而溺者

[019-68a]

皆不可信此退之不信南巡之明證也九疑之葬


二妃之溺韶石之奏斑竹之痕皆以南巡為根柢


南巡之事虛則其餘皆不足辨矣詩人託興稗官


小說皆可用安得援以說經如必據此駮彼則送


惠師詩云斑竹啼舜婦即撰黄陵碑者之所作也


豈亦可據詩以駮文邪檀弓曰二妃未之從而退


之祭張員外文云二妃行迷淚蹤染林則又將據


文以駮禮邪司馬公詩曰虞舜在倦勤薦禹為天

[019-68b]
子豈有復南巡迢迢渡湘水張文潛詩曰重瞳陟


方時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王伯


厚云二詩可以袪千載之惑


自兩漢以降嶺南之風氣漸移犀象毒冒珠璣銀


銅果布之湊於是乎在魁奇忠信材徳之民於是


乎生一以為脂膏之地一以為文獻之邦下逮唐


世瀕海之饒有加於昔人之之南海者若東西州


焉而余謂不在九州之限或警余粤産多才將釋

[019-69a]

憾於子可奈何余曰知道者必無此憾不然則杜


君卿先己當之矣夫何懼三代已下東南日闢西


北日荒此古今消長之大運風俗與世為推移聖


人因時而立政使堯舜復生於今亦必以嶺南為


一州吾所言者禹貢之疆域耳西北之日荒者不


得推而棄諸九州之外則東南之日闢者亦不得


引而納諸九州之内就經說經唯期不背於理徇


當世之人情而曲為之遷就可乎哉

聲教訖于四海釋文訖斤密反
[019-69b]
 吳氏曰聲教者雖不近見善教之實然亦逺聞善教
 之聲而效慕之也訖盡也顧氏炎武曰禹貢之言海
 有二東漸于海實言之海也聲教訖于四海槩言之
 海也渭按左傳云樹之風聲司馬相如云逖聴者風
 聲聲教之謂也四海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在九州
 之外者時聲教所及東海之島夷西戎之崑崙析支
 渠搜皆已来貢迨告成之後則南撫交阯北發肅慎
[019-70a]
 而四海之外無逺弗届矣

中庸之頌至聖曰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


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


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此聲教訖于四


海之義疏也史記言帝顓頊之地北至于幽陵南


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日


月所照莫不砥屬亦聲教四訖之意其稱禹功則


言九州各以其職来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

[019-70b]
荒服謂在九州之内者又云南撫交阯北發索隠曰當


云北户西戎析支渠廋氐羌戎字疑衍北山戎發息慎當云


北山戎息慎東長鳥夷索隠曰長下少夷字案大戴禮云長夷四海之内


咸戴帝舜之功謂在九州之外者也前言疆理之


所至後言聲教之所及咸戴帝舜與莫不尊親意


同非謂舉四海而疆理之悉有其地悉臣其人也


或據南撫交趾北發肅慎二語以證有虞之世交


趾為揚域肅慎為營域然則肇十有二州豈并朔

[019-71a]

南暨之規模而亦廓之邪雖辯若懸河吾未之敢


信矣

 禹貢錐指卷十九
[019-71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